为什么青春虽好,但也不值得你那般怀念?为什么怕死是很自然、但又不合逻辑的感觉?为什么帮助别人、贡献世界虽重要,有时关心自己却更要紧?为什么有些人只有搞出轨、买豪车才能暂缓自己的人生幻灭?……《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一书试图回答上面种种问题。这算是一本偏哲学的著作,但你别误会,以为它高深莫测晦涩难读,相反,作者深入浅出,笔调简洁而富于黑色幽默。尤其是在作者结合生活一环接一环的逻辑论述之下,现在碍于篇幅的选段,多少损伤了原作的魅力。
1.中年人那些“无聊的消遣”,远比想象中更有意义预防中年危机第一定律 :你必须关心自己之外的事物。假如除了个人幸福之外,没有什么值得你关心,假如你完全沉迷于自我,那么不会有太多东西让你感到幸福。当满足感难以获得之时,这个问题就值得好好琢磨了。《一一》剧照
把渴求幸福作为自己的目标是很自然的事, 而可笑之处在于,你得做与之相反的事:关心其他事物。这并不是一个你可以直接采纳的建议,因为你没法热爱那些未能打动你的事物。但它也不是一无是处,你可以选择沉浸于那些你未来可能关心的事物,从而开始改变你的生活。谁知道呢,或许中年时读些哲学会激发你全新而持久的激情?我推荐这个,虽然你也可能找到其他的兴趣。预防中年危机的第二定律 :在你的工作、人际关系和闲暇时光中,具有存在主义价值的活动应当占有一席之地。这听起来有点宏大,尤其因为关于存在主义价值我们最要的例子是宁静沉思的价值。要获得这种价值,你是不是非得阅读华兹华斯,或是与亚里士多德一起思考世界的理性秩序?不见得。因为存在主义价值形式多样,也更接地气。尽管密尔和亚里士多德双双使用了“沉思”这个词,但他俩想表达的却完全不是一回事。亚里士多德的沉思是一种寓于科学探究之中的理解活动:它是对以神为目的因的宇宙结构的思考。引发密尔沉思的则是诗歌鉴赏与更普遍意义上的艺术。(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著作中只提过一次“艺术的沉思”,用以说明某种你可以与朋友一起开展的活动。)
约翰·穆勒《论自由》,理想国2019年版。点击书封,即可购买这些活动的共通之处在于他们的非缓和价值。一旦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打开一扇大门,寻得其他具有存在主义价值的活动。重要的是,即使人类生活的不幸都消失了,这些活动仍可以继续。例子很多,从研习哲学和高雅艺术,到讲幽默故事、听流行音乐、游泳及帆船运动,还有与亲友玩游戏等,都在此列。这些活动也许是对生活难题的回应, 也许会让你从痛苦中分散注意力,或仅仅是为了消磨时光。但每一种都能成为没有挣扎和缺憾的“内在愉悦之源”,成为“生活中那些更可怕的恶被祛除以后”幸福的永久土壤。我们是否由宏大主题摇摆着坠落凡间了?由对神与自然的沉思转而拾起一个有趣的新爱好?既是,也不是。不是,是因为并非只有兴趣爱好才具有存在主义价值。你也可以在工作中或是与他人的交往中,找到这样的价值。我有难以置信的好运气,能够找到一份让我一边领着工资,一边思考和写作的工作:我的工作内容就是有存在主义价值的,至少有一点吧。还有一些工作对于物质的或非物质的生产有贡献,亚里士多德会否认它们具有存在主义价值,因为它们不过是满足需求罢了。在理想世界中,家具和食物可以长在树上等人采摘。这与亚里士多德对艺术价值的漠视一脉相承,我们不必赞同他的观点。我们可以坚信,木工和烹饪也能成为理想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它们依赖于人类的需求,也不会是那种最好原本就不存在的需求。工作可以具有存在主义价值,友谊也是同理。这一点会让亚里士多德很费解,因为他坚信沉思是唯一存在主义的善。(最好的朋友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有助于我们沉思的人,但如果可以离开朋友独自沉思,我们大概就应该这样做。)我们自己没必要那样想,即便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中,我们大概也会愿意与朋友们共度时光。但另一方面,许多有价值的工作确实是缓和性的,如我们需要医生、教师和社工。而兴趣爱好的确可具有存在主义价值, 比如中年正是开始打高尔夫的好时候,这是最具存在主义的一种活动了。你还可以去跳拉丁舞,或者弹钢琴。与其在向中年妥协的世俗生活中倍感消沉,不如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我们无聊的消遣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意义……(理想国略) 具有存在主义价值的活动与永生不朽相称:它们可归属于理想生活。当你与朋友玩“大富翁”或读书自娱,你正分享着神的生活。《一一》剧照
2.亲友是你与死神之间的一堵墙,我们终究会直面死亡如果你爱的人康复无望,正在接受姑息治疗,备受痛苦,继续活下去可能对他们毫无益处。可即使你承认这一点,从他们的角度期望痛苦快点结束,一个反作用力仍须克服,那就是你对他们爱的依恋。某种程度上,就算他们真的大限将至,你也不希望他们的生命之火就此熄灭。你知道对他们来说什么是最好的,但你一下子接受不了。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我同意,一个人应该对特殊情况一般化的操作保持警惕,尤其在我们提到的这个情境里。)如果你能与我的叙述发生共鸣,你就能把两件事区别开来:想要你爱的人们过得最好,和想要他们活着。尽管第二个欲望被我称为“依恋”,但它不必带有私心,希望自己不会失去某人;它是希望我们所爱的人继续活着。当我想到我儿子生命的最后时刻,我希 望这发生在我离世很久以后,那时他已是老人,皱纹满面,行动迟缓,精力耗尽。《无姓之人》剧照
我同样厌恶这一切并倍感痛苦。令我伤心的并非我们亲情关系的终结——担心这个已经太晚了——而是伊莱将不复存在。如此越俎代庖地希望他永生并非想要把最好的东西给他,而是另一种爱的表达。还有个因素,是对自我的爱。与其从内在出发,从我们所爱的人的离去发觉自己终有一死,在这样的阴影里面对死亡,不如从外在去接近死亡,以亲友离世为先例,学习如何感受死亡。关于我终有一死的现实,确实有很多伤心的原因。我希望给自己最好的东西:如果永生就是一种无限的好,那我铁定要失望了。但是我仍有更进一步的朴素欲望,就是存活下去,这是一种对自我的依恋,它与我个人的幸福无关,而与意识到自我的价值有关,意识到我和每个人类灵魂一样,都具有同样的尊严, 只是这次对尊严和价值的意识更为亲密。《一一》剧照
第二种疗法的问题,它最大的短板,在于它只回应了两种欲望中的一种。也就是对永生的追求是希望给自己最好的东西, 它与追求超能力无异: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但因此感到痛苦难耐就违背情理了。期望未获满足就让你痛苦,这是一种贪婪。但仅仅克制住这种欲望并不足以与死亡和解,因为还有问题留待解决,即那种无可替代的感觉:你希望自己持续活下去,就像你希望所爱之人那样。有了这样的欲望,面对灭亡时的畏缩也就没有节制可言,而无关于什么才对你有益。所以,我们的疗法还不全面。它有效与否取决于你因何厌恶死亡,究竟是什么在困扰着你:是被剥夺了活着能享受的好处,还是仅仅因为生命的终结?但同时,把有死性描绘成亲朋离世之痛,从他人的死亡中认识自己的死亡,我们也有所收获。那就是,我们对生活的要求要与人类能力可及的范围相称。此外还应承认,不论可能有多么痛苦,都会有一个接受死亡的过程,即便死去的是你的所爱之人,即便这个所爱之人就是你自己。这在现在看来可能不现实, 但当你经历了父母或朋友的去世后,你就可以学着放手,就像有一天你我也必须放开我们自己一样。如果我们现在就能这样做, 那就更好了。《一一》剧照
3.都说“要是……就好了”,可我们明明是在与不可逆的时间搏斗如何看待错误、不幸和失败?一些人可能觉得答案显而易见,以致令人沮丧。除了自欺欺人和一厢情愿,或虔诚而笃信地希冀这些事情从未发生,我们还能报以什么态度呢?除了徒劳地想要历史被改写,我们不是没有别的什么能做了吗?要是我讲出真相就好了,要是检验结果是阴性就好了,要是我再多等一年就好了……仿佛一切都会不同,而且比现在还要好。可是执着于过去是没用的,时间会磨平一切愤怒或耻辱,自欺欺人也没有任何助益。谁不钦佩理查德·福特《体育记者》(The Sportswriter,Richard Ford,1986)中刚直不阿的主人公弗兰克·巴斯科姆呢?
《体育记者》中,主人公生于南方,却因不愿面对痛苦的过往历史,放弃小说写作,转行做了体育记者。主人公看似挣脱南方思想的羁绊,却无时无刻不在回顾过去,过去的时间在他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现在我只想说这个:如果体育报道能教会你点什么,其中真相与谎言等量并存,那么它就是,为了让人生多少有些意义,你或早或晚必须面对悔恨的可能性,这种悔恨可怕而炽痛。但你也必须想法子躲开它,否则你的人生就毁了。以上的建议简单来说就是 :千万别搞砸了。遗憾一旦发生,你将追悔莫及。但此刻未必为时已晚。福克纳(Faulkner)有句名言常常被误用:“过去从未消亡,甚至不曾过去。”错误、不幸和失败三者与悔恨毕竟不同。我们可以把你在那个时候本应该做的、想要做的或接纳的事,与你回望时觉得应该做的事区别开来。当事情的结局出人意料时,这一区别尤其明显。哲学家杰伊·华莱士(Jay Wallace)就提出了一个漂亮的例子。他说,假设我答应开车送你去机场,但出发那天我却睡过头了,害你误了飞机。结果你后来发现那架飞机竟在海上机毁人亡。就违背承诺而言,我做了一件不应该做的事;但回头一看,我绝不希望自己做了,而且你也不会的!这里的区别算不上很微妙,却常常被忽略。在《悔恨:可能性一直还在》(Regret: Persistence on Possible)一书中,珍妮 特·兰德曼(Janet Landman)引用了一项 1949 年盖洛普测评的数据。在测评中,一组美国成年人作为样本需要指出“迄今为止人生中的最大错误”,69% 的受访者承认至少犯过一桩这样的错误。其中呼声最高的大概是没有继续深造,22% 的受访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10% 的人说他们在婚姻上犯了错误。8%的人认为自己入错了行当。1953 年,盖洛普公司又进行了一项测评:“总体来看,如果你的生活可以重来,你是更倾向于重蹈覆辙, 还是尝试迥然不同的生活?”只有不到40%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机会重来将会选择不一样的生活。对比 1949 年的测评中多达69% 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心存遗憾,这一次愿意换个活法的受访者比例显著下降了,兰德曼也无法解释原因。难道是杜鲁门总统 在短短 4 年时间里戏剧般地降低了人们的“后悔率”?那真是个奇迹啊!实际情况是,这两项测评询问的问题出发点明显不同。第一项测评询问的对象是错误(mistake),它关乎那些你本不该做的事。第二项则关于悔恨(regret),关于那些只要有机会你就会挽回的事情。只是在挽回过程中,你将不仅抹去过去犯下的错误,因它们而起的全部生活也会一笔勾销。这会令人更加不安,难怪比例下降呢!为犯过的错感到悔恨可不只是承认自己搞砸了这么简单,你还希望一切都没发生,这样就能把这个错误连同它的后果一起从历史记录上删去。接下来就是那一线希望。即使我们犯了错误,历经挫折,目睹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我们还能找到一片喘息之地,你需要做到诚实却不必悔恨,需要承认过去已经是那样了,但不必让时间滚回到事情变糟前的那一刻。至少,原则上我们不需要一台时光机来慰藉中年充斥着的悔恨情感。我们需要做的,是遵循过去与当下的关系,调节我们看待过去的角度。接下来,我们将探索这样做效果如何,这一探索将从更直截了当的行动开始,承认这些行动的局限性,然后试着为一些风光一时又疑点重重的做法展开辩护。最后,我希望你能借此找到一些适用于自己的办法。
《一一》剧照
新书上架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基兰·塞蒂亚 著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达标式的都市人生缺点东西在都市搏斗的人们有着一些共享的人生目标,例如升任高管、创业上市或拿到教职,接下来则是安家落户、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女)……很多人耗费半生完成了这些但仍然没觉得“岁月静好”,这本书会提醒你,这种达标式的人生缺了点什么。适合90后的“青年危机”自我诊疗手册90后正在遭遇青年危机,当一年换两份工作成为年轻人的常态,我们更需要想清楚,选择不同的工作和方向意味着什么,必须为此放弃什么。无门槛的哲学工具书本书会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哲学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没有技术门槛或专业壁垒,普通读者能够理解使用。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