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情绪整理术 二

图片为《S·忒修斯之船》
在我们中国人或者东方人的行为处事中,
“止怒”似乎是“儒雅”的变相代名词。
其实,不管是东西方,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尤其是伦理环境中,对于愤怒都是要尽可能去调节或者控制的情绪。这倒不是因为愤怒的情绪本质上有好坏、优劣、善恶之分,而是愤怒是所有能量中能量值最高的情绪,爆发性太强,意味着,破坏性也很强。不是不能发怒,而是这种高能量状态如果不加以训练,则如“洪水猛兽”,后果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期。
愤怒的价值
所有情绪,跟生存本能有关,也跟认知有关。让我们回到情绪最初的生存价值上,来接近愤怒这个原始的,最高能量的状态如何帮助我们生存。我们用动物举例。因为放在动物身上更便于我们去掉认知和伦理这些附加因素。
比如一直母狗,刚刚生了小狗,这个时候要比平时更容易具有攻击性。常常是人还没有靠近,就呲起獠牙。而此时的母狗则是出于本能保护自己的幼崽。同样,人类在保护自己最心爱的人,自己的信仰时,往往能表现出超越平时很多倍的勇气和力量。这个时候就是捍卫主权,划定边界时做需要的愤怒。
依然拿狗举例,一只受伤的狗,要比平时更具有攻击性,一只小型犬要比大型犬更具攻击性。为什么呢?很容易得知,是因为受伤的狗狗和小型犬,比平时(或相对对手而言)更虚弱,因此需要调动愤怒这个情绪,让自己充满力量,迎接战斗。这个时候就如同接受了超出自己能力的任务,或者身体在极度疲惫下工作的人,特别容易发火一样。是因为能力不足,而需要用发火来弥补。
(吵架越凶的人,大多是虚张声势。)
说完了愤怒(作者在本章称“生气”)的两个生存意义之后,我们试着回答书中关于“不生气的理由”。
1·生气的时间成本
愤怒的特点是:来得快,去的慢。我们通常是“腾的一下子”就发火了,然后需要缓半天才可能平复。之所以生气的时间成本过高,是因为,生气的人特别容易陷入“情绪反刍”的情况。好不容易平复了愤怒情绪,也很容易“死灰复燃”。
最讨厌说谎话的人,无法接受被欺骗的时候,或许是我们感受到“控制感丧失”而愤怒。
还记得我们说过愤怒的两个基本生存本能吗?在我们人格成长中,边界感将有助于塑造我们的人格。掌控力是从幼年到成年逐步加强的一种心理预期,随着人格完善,掌控力会逐渐减弱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抛物线。
在人格完善初期,通过掌控感来划定自己的人格边界。随着人格的完善,将人格消融的事物中去,所以对于“事、理、道”的追求,取代了掌控感。成熟的心智越来越倾向于模糊“界限”。
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朋友会提到让自己愤怒的各种理由,比如心爱之人,信任之人的欺骗。这个时候,就是我们需要澄清概念,即通常我们说的“感觉被欺骗”究竟是指什么?
我曾听到一个所谓的“箴言”:不要轻易考验人性,因为,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听到这句话,有些人会很伤感,悲观,认为人性本恶,谎言是迟早的事情。所以,一些人为了检验爱人的忠诚,会设置各种各样的测验。在正方面,女性的敏感、细腻的心思常常让直男掺入“囚徒困境”。
在关系中,感觉被欺骗,真正的隐含意思是“事情没有按照我们认为的样子发展”。试问,如果对方按照你要求的方式回应,那么是不是又会有一股失落的心情笼罩,开始怀疑是真心还是套路了。
所以,当我们面对的是人,尤其是亲密的人,当一个人要保持人格完整时,就一定不会按照我们自认为的样子去思考去行动。想一想,自己生气的是“被欺骗”还是“控制感丧失”?
(当然不排除真的欺骗所在,那就不是本条目讨论的,如果真正欺骗了,也就不纠结,更不会生闷气了,对吧。)
2 情绪来去无形,如何知道当怒不当怒呢?
遇到动气的时候,一般很难听进去说教式的劝慰。不是有句老话:“事情不是在你身上,你当然不着急!”我没有任何劝大家不生气的心思,不过,既然读书的目标之一是让自己有自由感,那么自由的标志就是能够让自己不被情绪裹挟着走,让自己和情绪拉开距离,腾出一个心理距离。看一看,再决定要不要发脾气。
两个方法很有效。
一个是,假如你身边正好有一个学龄前儿童,6岁之前的宝宝跟你一起。此刻你是不是会发火?是不是会采取如孩子不在身边一样的行动?如果反思之后的答案是肯定的,你也希望这个行为来给孩子上一课。那么就发火吧。
第二个是,如果你即将要做的事情,有第三个人在场,对方拿起手机要拍下你接下来的行为,并且会在一个认识你的范围内传播,那么,你还会采取如同没有第三只眼在旁边时一样的行动吗?如果即便你的行为别视频记录,广为传播,你并不感到难看,是值得捍卫的行为,那么,就发火吧。
如果,有孩子在身边,你会蒙上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如果你会砸掉镜头,那么,请不要立刻采取行动。毕竟让自己不被情绪控制,正是心智自由的修习。
这两点当然是我要求自己的原则。自己在抖音上的言论,行为,被几个书友家长拿来给孩子看,竟然成为孩子读书、学习的榜样,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拖延症,真的是一个完美的借口。
似乎已经准备了,已经想好了,
只差一个开始。
仿佛只要一开始,
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真的是这样吗?
拖延症不是心理学上的情绪或者症状,而是具有普遍性和时代特点的现在人们的行为表现。基于拖延本质上是行动力缺乏,执行效率不高的行为。我们来看一下导致这个行为的原因。
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动力不足。
在读《想哲学家一样思考》的时候,我们借由伯格森和詹姆斯的案例说信仰和榜样的区别。柏格森:我是一朵生命的火花。我们感受到信仰和牺牲的力量。而这些力量让我们体会人生幸福。詹姆斯:我的人生我做主。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别人家的孩子),这是一种对的人生,是真理的阶梯。
问题是:你的目标是什么?知道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就是没有目标,导致动力不足的潜台词。
缺乏绩效指标而导致的拖延。
说人生目标太大,有点上纲上线的话。我们就退而求其次,思考一下是不是缺乏章法而导致的拖延。不过还是应该区分,那就是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你用“拖延症”来考核的。比如兴趣,比如读书,比如一个爱好。这些如同“润玉”,是越求功利,约不得的事情。所以,说拖延症的事情,在一定意义上是跟“谋生”相关的事情。
所以,不要自责和泛化自己所做的一切事。对于你认为美好的事情,爱好和兴趣之类的,少一些功利之心吧。专注、投入,即可。不必纠结是否拖延。
拖延症是把双刃剑,
一边是完美主义,
一边是不成功预期。
在职场中的人,尤其是从事一些创意工作,艺术工作的人,但凡是需要脑力劳动参与的,都或多或少有“拖延症”。有些时候是基于完美主义的倾向,因为总有更好的想法出现,总有值得打磨的地方。另一方面,有些人则是基于内心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成功”。进而通过拖延,通过意外,来佐证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我不够好。
在电影中,比如一些经典人物心理成长曲线,通常是:会看到表面风光无限的精英,其实都有一些自卑的心。在幼年不受父母的认可,或者其他童年阴影。仿佛只有更成功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成功之后发现,总有人比自己更成功。
我没有要做心理分析的意图,只是把可能的状况描述出来。其实健康的心理是一个大众都有的心理状态,而偏离常态的向左或者向右都有可能造成我们所谓的天才或者愚者。没有真正的对错,关键是,你是否感到痛苦。如果不痛苦,即便生命再来一次,依然会选择如今的行为,那么恭喜你。如果你觉得痛苦,那么,现在就是反思的契机。
因为,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有复杂的心理需求。哪怕是最为特点鲜明的“愤怒情绪”,其下也可能隐藏着“孤独”、“寂寞”、“悲伤”、“自我厌恶”、“不安”等等,无法表现出来的情绪。《整理情绪的力量》所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个方法或者空间,做到拉开心理距离。这是我们进行情绪整理术的基本目标。
图 | 衡山小为
文 | 衡山小为
字 | 3134
【往期文章】
情绪整理术(一)
整理读心术:房间之乱乃心乱
衡山小为日课第 18 天
记得:关注、点赞、转发、留言哟~~
比心~~晚安~~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