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我反省和总结 自我反省以后该怎么做

蟹妖!

确切的来说应该是内省,但还要结合外省。

最近看到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论文,讲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的自我观是内省的,而非西方的自我更多的是外省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人讲做人要「真」,这种「真」更多的是人前人后一个样,讲的是对于「他人」要保持行动一致;而西方的见解更强调「对自己的真」,即忠于自己的真诚感受,正如莎士比亚的那句「首要地,要对自己真诚」——这两种见解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外省的,一个却是内省的。论文讲到,西方的自我观形成于许多抽象的固有属性的,而非西方的自我更多的是包含与他人的对比和具体的情境的。举个例子,如果让中国人回答「你一个怎样的人」,中国人会觉得很头疼,由于中国人的思索习性是「看别人」,而这种别人总是由于具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自我变成某种难以捉摸的物品,自我是由与他人的依赖关系和竞争关系等构成的,例如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很不错,有时候又会觉得不行。而老外则不同,他们比较注重和自己对比,去发现自己的固有属性——在自我与他人之间有一道明确的界限,他们在思索自己的时候较少地考虑到别人,比如「我很有耐心、毅力」,那就是平时不断地与自己的内省中发现的。

这两种自我探索的道路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时常具有自我觉悟的人,他会去实现、验证那个理想的自我,比如我一个杰出的人,他会用「事实」去证明自己,例如我今年完成了几项成就;然而同样是证明自己是个杰出的人,东方的见解更多的是要基于他人的参考系才能认识自我, 比如我击败了全国百分之几的人,我在年级段的排名是第几,等等。我们非常习性于一种群体的「位置」来认识自己,虽然也有对内省的强调,但这种视角始终不是主流和反我们的直觉的,我们的见解一次又一次被拉回现实。

如下图所示,上面的部分展示了独立人格的自我观,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把自己和让人分隔开,自我是无可挑剔的;而下面的部分展示了混合的自我观,我们认识自己是通过把自己嵌入进某个社会群体来认识自己的,正如汪国真所写的那样,「从别人那里我们认识了自己」。下面我们从细节来分析下,文化是怎样通过点滴来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在西方教育,有一种对竞争的排斥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那么最好的技巧就是不要和别人看,而是看自己,与自己对比。在中国,这可行吗?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不允许公布月考排名,然而大家仍然想要看排名,注意这是没有家长、老师的怂恿下,单纯地自己想要看看排名。一看到排名,一切都一目了然了。

何故我们的眼光一次又一次地转向了别人呢?其实中国人都知道,在一个充满压力和危机的社会,你不得不这么做。决定我们选择职业的影响,不是自己的兴趣、爱慕,而是怎样在一个僧多粥少的招聘市场占据有利的位置。我想只有在一个衣食无忧,哪怕一两年都不干活都可以很好生活(不是生存)的社会,才会有一种「回归本心」的动力去这样做。试想一下,在西方,一个终生教授每天面对的就是这么几许人,一项简单的职业——花几年,十几年,数十年去写一两篇论文,他能不会归本心吗?他不得不这样做,他得一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

当然,在一个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界限开始变得模糊,然而我仍然能感觉到在这纠缠的外表下有着顽固的文化根。中国人也可以向自己看齐,但这毕竟不是我们的习性,中国人习性于在对比中感知一切,我相信中国人对「相对」这个词的领悟要深于外国人,相比之下,外国人则明显刻板得多。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