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写出4个出自孤雁故事的成语?
1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秀丽。 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2 鸿雁哀鸣hóng yàn āi míng 哀:悲哀。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出自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3 雁过拔毛yàn guò bá máo 比喻人爱占便宜,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
4 雁过留声yàn guò liú shēng 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5 鱼沉雁静 yú chén yàn jìng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出自明·高濂《瓦盆儿·题情》套曲:“未知道自别来他心可至诚,他应恨鱼沉雁静。”
诗句
1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出自唐代:杜甫《孤雁 / 后飞雁》
译文:一只离群孤雁,不想饮水,不肯进食,只是低飞哀叫,思念追寻它的同伴。
2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出自唐代:韦应物《闻雁》
译文: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高斋独坐听雁声阵阵传来。
3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出自唐代:杜甫《归雁》
译文:最让我悲伤的是,连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在自在地向北飞去,而我却挪不动步呢。
4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出自宋代: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译文:远行的大雁向南飞翔,风雨中与雁群失散。
5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出自唐代: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我被流放到万里之外、土地荒芜的南方,路途中看到三春时的大雁正朝北飞去。
拼音yàn
释义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群居水边,飞时排列成行:~行(háng )、~序、~阵(雁行整齐,如同军队布阵)、~过拔毛(喻为牟利不放过任何机会)。
二、请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是: 孟母三迁、刻苦铭心、不耻下问。“孟母三迁”是说孟母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而三次搬家,耐心付出努力;“刻苦铭心”是指刻苦进修,努力钻研,将所学智慧铭记在心;“不耻下问”是表达一个人有求知欲,不怕问难题,虚心进修。这三个成语都强调了勤学的重要性,通过刻苦进修、虚心请教和不断追求提高,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素质,还可以在求职、职业和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三、请帮我找出4个寓言故事的成语和4个历史故事的成语?
寓言故事的成语有:
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掩:捂。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务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示例: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戏。
◎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画饼充饥
[ huà bǐng chōng jī ]
用画的饼解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dàn)也。” 后用“画饼充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也用以比喻只有虚名而没有实惠。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自:《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示例:小生待~,小姐似望梅止渴。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六出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叶公好龙
[ yè gōng hào lóng ]
据说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慕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见于汉代刘向《新序·杂事》)。比喻说是爱慕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慕。
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慕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慕。
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历史故事的成语有:
三顾茅庐
[ sān gù máo lú ]
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示例: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1.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2.处理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自: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示例: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的心怀。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望梅止渴
[ wàng méi zhǐ kě ]
《世说新语·假谲》记载,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喝,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示例: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完璧归赵
[ wán bì guī zhào ]
战国时代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璧去换城。相如到秦国献了璧,见秦王没有诚意,不肯交出城池,就设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赵国(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示例: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物品定会~。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物归原主
四、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请写出四个成语故事的名称?
知晓成语故事由于中华民族有着丰盛的文化传承,其中包括许多成语故事。例如:1.画蛇添足——出自《庄子》是指在不必要的地方多此一举的做事,形容自讨苦吃。2.杯弓蛇影——出自《史记》是指由于想象而产生的误解,形容疑心很重。3.望梅止渴——出自《列子》是指虽然没有实际的帮助却还是依然去做,形容盲目乐观。4.井底之蛙——出自《庄子》是指只看到了眼前的物品,不知道外面还有更大更广阔的全球,形容见识狭窄。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能够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哲理,具有很高的价格与意义。
五、请问有形容“天天在一起”的成语吗?请帮我写出来?
如胶似膝:像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情感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如影随形: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一样。 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
寸步不离: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情感好,总在一起。
六、哪些植物具有中国文化灵魂?请写出一种植物所蕴含的文化灵魂?
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植物:桂花(考试及第誉为折桂),柳树(送别或赠别则称为折柳),桃树(奉献桃子祝老人长寿),石榴(愿新婚夫妇多子),松、竹、梅(岁寒三友),菊(高雅、孤傲、友谊、长寿),莲(荷花,水中芙蓉),牡丹(国色天香和花王之美誉)。够详细把!
七、请帮我找一些特别偏特别难的成语故事?
蛮触之争,汗牛充栋,三百瓮齑,汗不敢出,断齑块粥,杞人忧天,煮粥焚须,风声鹤唳……
八、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一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故事大概意思是,蜀国刘备、诸葛亮和东吴孙权周瑜联合抗击曹操的故事。当时,在诸葛亮的部署下,将士、船只、弩箭以及绳索等都已准备齐全,就等着天气变化,诸葛亮在东风到来时果断命令出击,最终用火攻的技巧击败了来犯的曹操,取得大胜。
九、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十、写出下面成语的主人公,闻鸡起舞,卧薪尝胆,纸上谈兵,指鹿为马,负荆请罪,背水一战?
1.闻鸡起舞:一个汉语成语,读音:wén jī qǐ wǔ,释义: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借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亦比喻意志坚韧,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主人公:祖逖(tì)266—–321年,刘琨(kūn)271—–318年
故事: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资治通鉴》:“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卧薪尝胆: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
主人公:越王勾践
故事: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卧薪:躺卧在柴草上,象征着发愤图强。尝胆:口尝苦胆,以锻炼意志。
3.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学说,不能解决实际难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主人公:赵括
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赵王派赵括指挥全军。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文,结局全军覆没。
4.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主人公:赵高
故事: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5.负荆请罪: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主人公:廉颇
故事: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 在邯郸市串城街(邯郸道)有一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车巷碑记,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6.背水一战:背水布阵,作最后的殊死战斗。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主人公:韩信
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