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台时光机,你最想回到什么时候?想必不少人的答案都会是,童年。童年的无忧无虑,童年的单纯天真,那些笑与泪的日子,放学时,三五好友嬉笑打闹的走到学校门口小卖店,买一包糖果,边吃边走回家的时光。结伴去朋友家,趴在床沿,趴在桌子上完成作业的景象。是作业写完,书包一扔,满操场的欢笑和游戏,我们丢沙包,捉迷藏,跳皮筋。每天晚上五点半的小神龙俱乐部,是大风车吱呀吱悠悠的转,是数不清的动画片。是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但总在脑海中,就像昨天一样的故事。埋藏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总会感觉童年的世界跟现在不一样,并把它归结成时过境迁。其实,真正变了的是你看待世界的那双眼。
第十名:东南西北
这是一款属于课余的游戏,记得每次一下课都会用作业本折上一个,上面还写上各大妖魔鬼怪的名字。然后叫上小伙伴一起玩,可开心了。
第九名:斗牛
这是男生们对决的游戏,“斗牛”“顶牛”两个人单脚着地,用身体互相撞击,将对手撞倒即为获胜。在年轻的男生中,这项争强斗胜的游戏一度颇受欢迎。
第八名:放风筝
风筝运动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北京地区的放风筝活动驰名遐迩,一些边远地区也纷纷举行放风筝活动。还记得当时特别流行孙悟空和猪八戒的风筝。
第七名:打弹珠
这个游戏估计男生玩的比较多。规则有很多,有的玩法要挖洞,而有的不需要,我记得小时候还通过这游戏来赢同学的玻璃球。而挖洞的可以有一个洞,两个三个不等,规则也是不同。那时我们玩四个洞的游戏,依次表示“农民”,“知府”,“宰相”,“皇上”,等级越大越厉害。大家在一起非常开心,在有土的地方是我们的福地。
第六名:拍画片
这个游戏可以说是我童年时代流行游戏的佼佼者,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它的身影。洋画不仅仅是一种游戏赌注,甚至成为一种收藏品。由于“洋画 ”是与典型电视剧紧密联系的,所以随着电视剧的变换,“洋画”也在变换,可谓是一浪推一浪。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变得不流行了。
第五名:跳绳
终于有女生特有的游戏了。跳皮筋这可以女生的至爱。她们玩游戏时也是很疯狂的。各种动作各种高难度各种不可思议,反正我是不会跳那么高,不会转身和踩住皮筋。从脚后跟开始到膝盖,最后皮筋要弄到腰甚至更高一些。我反正是佩服的不行。
第四名:摸瞎子
摸瞎子,又叫“瞎子摸”,是由一个人蒙上双眼扮演“瞎子”的角色,然后去摸他人。当眼睛被蒙上时,周围一片漆黑,要用触觉代替视觉是要有点勇气的。当然,瞎猫碰死老鼠的事也有。有时好不容易摸到了一个小伙伴,规定还要猜出他是谁,这就有难度了。碰到小调皮给你设置一个个障碍,让你摸一个部位叫你猜,你也只能臆断,瞎猜。这项游戏,考验了听力,锻炼了腿力,也感受到了盲人的艰辛。
第三名:跳房子
这可以说也是女生的游戏,不过这个不像跳皮筋那样对于我难学。这要有个东西放进空格里,石头,沙包均可,然后在空地上用粉笔或土块画上一个个方格,按照规则一个个跳就行了。但是不能跳进有东西的方格,到最后跳完还可以分配属于自己的特有的方格。
第二名:扔沙包
这可以说也是女生的游戏,不过这个不像跳皮筋那样对于我难学。这要有个东西放进空格里,石头,沙包均可,然后在空地上用粉笔或土块画上一个个方格,按照规则一个个跳就行了。但是不能跳进有东西的方格,到最后跳完还可以分配属于自己的特有的方格。
第一名当然是:躲猫猫
选定一个范围,大家经过猜拳或一定规则之后,选定一个人先蒙上眼睛或背着大家数数,可长可短,而其他人必须在这段时间找到一个地方躲藏,时间到后那个人去找其他人,最先找到的人为下一轮找的人.没有被找到,且最后回到出发点没有被寻找者发现的人,将不参与第二局的猜拳,直接成为躲藏者。游戏可反复进行。
补充几个没有上榜但依然给我们童年带来欢乐的小游戏:
1、抓石子
抓石子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抓核儿”、“抓羊拐”、“抓子儿”,叫法有别,玩法大同小异,大多玩5个或7个石子。这个游戏受到很多女孩喜爱,不过不少男孩子也爱玩,互相PK。(小编那个时候是用玉米粒或者胡豆用针线串一串来玩)
2、滚铁环
滚铁环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盛行于全中国,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铁环向前跑。玩耍的时候人和铁环一起奔跑起来,十分有趣。(这个玩的多半是男孩子)
3、打陀螺
一般是将参加的人分成两组,然后大家一起抽陀螺,看看那一组的陀螺先倒在地。倒在地上的陀螺,就称为「死陀螺」,只有任由对方劈击宰割了。赢的这一方,用自己的陀螺,高举过头,对准目标,向下猛击。
儿时的游戏就像一首老歌,
虽然已是过去,
仿佛就在昨天,
那优美的旋律常常响起在耳边
那么让人怀念。
除了上面这些,你还有哪些关于童年游戏的记忆?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来源:天涯社区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