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完的卷子,考不完的试,这可以说是每一代孩子童年的噩梦,因穿梭等类型的小说作品走红,我们总在闲暇时开脑洞……
若是自己也能梦穿一次何处,整日里就是如大观园中的少爷小姐般,结社赏花吃鹿肉看雪,日子美得不亦乐。
但其实,古人的考试压力一点都不低,《红楼梦》中贾宝玉之所以看起来自在悠闲。是他也算当时社会里的叛逆出格少年,大多数人家的孩子,依然得读书科考。
并且,正如当今公认的“高考改变命运”,芸芸普通人家的学生,通过一场公正公平的考试,就能实打实靠自己的卖力向赢得一份名校光环,从而获得优质起点,实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古时候的莘莘学子同样如此,从小考到大,毛笔都不了解用秃了多少根,一路杀到殿试,拥有直接做官的机会。
——估计他们也想凝视远方的跟世代官宦家的子弟们说一句,你们不懂我用了多少劲,才能一块坐着喝茶。
那么问题来了,通过会试的学子,将获得“贡生”的名号。
顾名思义,也就是上贡向天子考核的学生,会一起参与殿试,因为殿试有不淘汰人、只排行定序的特征,所以进士的身份当成为贡生的那一刻就稳了。
但虽都是进士,细一分,还有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这三种,有时影视作品里会提一嘴,其中不同差异令我们十分好奇。
乍一看都是进士,也都在御前走了一圈,中间能有多大的差异呢?
——实则差距等于的大,鄙视链深如天堑。
进士及第的学子,就是春风得意马疾蹄,一跃成为当红炸子鸡,不仅各方势力都会试探拉拢,朝中有妙龄女儿的人家,也会示好想结为姻亲,可以说是摇身一变成人生赢家。
而进士出身,则胜利的旗帜并未摘下,还得参加朝试,根据成绩取决是否有官、有多大的官可做,在世人眼里,虽算绩优股,可前途还未清明。
所以基本门前也不会有啥子水花,除了中等官职与豪商之家,会以投资的心态来延揽。
至于“同进士出身”,处境则分外尴尬,哪怕同门学生修养好不阴阳怪气来讽刺笑话,面对的现状也令人分外难受。
好比《甄嬛传》中,甄嬛、沈眉庄与安陵容都通过选秀,可甄嬛跟沈眉庄,壹个是被皇上称赞过的、壹个是经太后肯定的,跟误打误撞过关的自然在众人眼中的分量不同。
若不是安陵容超级卷,那就真如我们猜测的那样,不温不火的消磨掉一生。
同进士出身的考生也一样,会来事的人,主要拿着同这个字来说事,以英雄不问出处来宽心安慰,大多数人则心里明镜一样,摘了这个称号,那前途就不会太大,一生替补队员的命。
具体区分三者间的内涵——进士及第就是状元、榜眼跟探花这前三名,进士出身则是人数不等的第二梯队,同进士出身,就是殿试里垫底的,要不是殿试有不淘汰人的规矩,都能向勾画出去的那种。
虽科举制度已是一定程度上最公正公平的选拔人才方法,不像察举制受当地官员的单人因素影响较大。
但殿试这一环节的主考官是天子,哪怕就是壹个人,也会被喜恶牵扯带来的情绪所左右,好比考生的名字、长相、口音乃至仪态,都能让结果天差地别,但已然是能想到的最优解。
纵观历史上科举制度之前的选择人才方法……
夏商周时期,实行的是世官制,也就是按照血缘跟亲疏程度,从诸侯、卿大夫到士,分封完毕后,就让其代代相传,虽然延续一千八百年之久,可存在的问题却十分清晰。
那就是人的命运在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若生在寒门,则上升的通道是被堵死的,几乎没有成为卿大夫的也许。
而官员们为了巩固身份,也会自相联姻,阶级之间的壁垒厚如磐石,就跟牛郎与织女之间的银河那么宽。
所以到了秦汉时,就最初着手完善人才考核制度,希望能在官员班底里,除了世家传承以外,再看到点新鲜血液,如恩荫、举孝廉跟察举。
等于于放权向地方官与三公九卿跟列侯,这是特别考验人品的一件事。
若为人清朗正派,则可以公道的选择出当地能力非凡的佼佼者主推当官,但人心难以估量,大多都会存有私心,拉帮结派成为朋党,从而发展成门阀世家的垄断,直接就可以威胁到皇权。
即使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过九品中正制,以朝廷选派的地方官向当地学子排为九等,希望能起到遏制世家出身官员,巩固皇权的效果,可收效也不太明显。
虽结党的危害比察举制能轻一点,可评九等的中间,腐败又很严重,豪商家的孩子塞钱就能提等,不就成买官了。
——所以隋朝时,科举制应运而生。
有说最早始于隋文帝时期,也有学者认为是隋炀帝创立的。
但不管具体是谁,科举制一出现,天下各个阶层,罕见达成一致,都对其赞不绝口,贫寒人家的孩子自不必说,可算有了逆天改命的门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谓是意气风发。
累世官宦的子弟,也有了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
好比将人需求列为金字塔的排级,保暖及人身安全等都有了保障以后,就希望能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通过公正的科举制,正好证明锦衣玉食的孩子也不是废柴。
历史上就有很多大名鼎鼎的进士及第,如祖孙三代都是状元的金代吕延嗣、吕宗嗣与吕造,父子二人同为状元的安德裕跟安守亮及一门三朋友都是状元的孔玮、孔纁与孔缄。
对于皇权来说,更是有利无弊的一件事,不仅加强中央集权,把三种进士都收为天子门生,还最大范围的延揽了人才,为朝廷注入来自各个阶级的新鲜力量。
如此一来,出身底层却通过科举做官的学子,就深知民间疾苦,决计说不出何不食肉糜这种言论,并且懂得我们的痛点,处理起政务来更得心应手。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跟同进士出身这三种身份,除去进士出身等于于只在殿试拿了个学位证明,未来还得预备朝考获得官职以外,进士及第跟进士出身两者之间,前程发展就真天差地别吗?
纵观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史,当然也有例外。
如清朝时的状元马士俊,按正常发展,该有远大前途,毕竟起手就是翰林院修撰这种正六品的职务,类比到如今比正处还要高一些。
但他却以翰林院侍读作为终点,遥看历史上同为状元的……
大名鼎鼎的文天祥,被后世称为“状元英雄”,王维诗画成就惊为天人;柳公权,精通行草跟楷书,跟赵孟頫等并为中国楷书四我们,像马士俊这样的状元,确实可以说发挥的不太行。
但也有同进士出身却位高权重的,如晚清时的曾国藩,有关他的做人做事心得,如今都是我们特别喜欢研读的大热门,可见卖力永远没有终点。
不是说进士及第,就进了保险柜,一辈子注定是飞黄腾达的命,也并非同进士出身就低人一等,只能在官场当捡漏的替补队员。
像马士俊、曾国藩这样的奇才,还是少数。
在规矩森严的封建王朝,皇帝的印象往往可以定生死,若殿试只拿了垫底的同进士出身,不是说必然没有大机会,只是说要更费力些,需要更多的实力去证明自己,路会比前两者更崎岖一些。